当前位置:萧萧暮雨>都市言情>1928:巨商崛起>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利润使资本疯狂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二十三章 利润使资本疯狂(1 / 2)

“民国六年,那是十一年前的事情了。现在,据我所知,在上海滩,一箱质量中上的大烟进价6500大洋,质量上乘的大烟进价8900大洋,而最顶级的大烟,你们猜进价多少?”

叶洛说的数字触目惊心,两名军伍出身的人听得震惊不已。

他们摇头。

叶洛左手比起一根手指,右手竖起五根手指:“一万五千大洋。”

“嘶——”孙立仁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冷气。

孙立仁现在的月薪不过180大洋,一年也才两千多大洋总收入,那些大烟贩子光进口一箱顶级货,居然就得他矜矜业业、不吃不喝干活七八年!

“这是进价,你们知道利润有多高吗?这么一箱顶级货,一万五千大洋进价,扣除所有成本还可以产生四万五千大洋的利润,高达300%的利润率。”

“《资本论》第二十四章‘所谓原始积累’第六节的写作注释中,作者引用了英国经济评论家托·约·登宁《工会与罢工》文中的一个经典名句。”

“一有适当的利润,资本就会大胆起来。如果有10%的利润,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;有20%的利润,它就活跃起来;有50%的利润,它就铤而走险;有100%的利润,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;有300%的利润,它就敢犯任何罪行,甚至冒绞首的危险。”

叶洛的一番话引经据典,句句都振聋发聩,发人深省。

孙立仁和刘放吾知道大烟生意赚钱,但没想到会这么赚钱!

“你知道这样一箱顶级货,海外的原始成本是多少吗?”叶洛继续说道,“大约一千大洋。然后洋人卖给我们的华商一万五千大洋。”

“假设我买一百箱顶级货,成本是一百五十万大洋,全部卖出去后,起码能赚四百万大洋。”

叶洛说到这里,猛地一顿,

“两位都知道我做的汽车生意吧。成本也差不多是一百五十万大洋,算上卖车,租车等所有生意的利润,堪堪达到百万大洋。”
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
雪佛兰490的汽车奇迹难以复刻,已经是上海滩商界被传颂最广的标杆性案例之一了。

叶洛以此不仅垄断了上海滩的租车生意,也让2000辆雪佛兰490走入了寻常百姓家,同时击垮了美商云飞汽车公司和英商泰来汽车公司,接替高尔特成了汽车同业协会会长,名副其实的上海滩汽车大王。

时至今日,还有不少汽车商人仿照叶洛做生意,在全国各地进口通用公司的其他汽车。

而这样的生意,只有同成本大烟生意的四分之一利润。

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。

“300%的利润,已经能让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搏一搏了。单靠这样的口号禁烟,你们觉得现实么?”叶洛嗤笑一声。

两人默然叹气。

别说是那些大烟贩子了。

就是听叶洛这么随便一说,他们两人都要动心了。

很多大烟贩子没有能力承担一箱上万的成本,但他们可以一起承担最廉价的大烟,一箱估计不过千把块大洋,然后利润也有几千大洋,大家平分后,随意整个大几百上千大洋,还不是手到擒来?

而这近乎最底层的大烟贩子所赚的收入,一次就快抵得上孙立仁的年薪了。

“最可怕的是,烟贩子不仅只有帮派众和一些流氓大亨,可能背后有军政界要员参与!”叶洛意有所指,两人凛然,身为军政界之人,他们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。

这样一来,从进口、运输、贩卖到洗钱,所有环节都能轻松实现。

此时再看台上大人物们的演说,格外刺眼和可笑。

“这祸害难道就没办法解决了吗?”刘放吾捏紧拳头。

叶洛笑道:“终有一天是可以彻底清理掉的。只不过那一天是何时,我们还能否看到,我就不清楚了。”

这话说了等于没说,只不过给阴霾的天空一丝放晴的希望而已。

叶洛在这儿说这么多,不过是想给附近一些真正的有志之士科普和警示,总有人会有真正的决心去做好这些事情。

大烟利润极高,危害极大,所以面子上的禁烟工作就要格外卖力。

两個多小时的会议过去,校长再度上台,发表起严厉训词:“禁烟一事,事关国家社会及民族生存,禁烟委员会务须雷厉风行,破除情面,实地去做。应先从金陵着手,如在金陵有任何人敢于以身试法、吃烟运烟者,我们必铁面无私,严厉处置,绝无宽贷。”

这就是叶洛说的上行下效了,只不过口号归口号,事实归事实。

金陵有没有走歪,叶洛不清楚,但马上十月底,上海滩的江安轮事件会给校长一个既快速又给力的耳光,直接打脸他的这番话。

这也是为何江安轮事件一出,金陵国民政府如此重视的原因。

对于禁烟细则,大家心知肚明,阴奉阳违,但你不能在人家讲话后不久就直接打脸啊。

校长极好面子,要是打了他的脸,那是谁都不好使了。

后来张汉卿发起的双十二事变,虽说结果是和平解决,大家联合,一致对外,先把日寇驱逐出去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