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萧萧暮雨>其他类型>异世之科举修仙路> 第四十一章院试(求枝枝和收藏呀~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十一章院试(求枝枝和收藏呀~)(1 / 2)

考场外人头密密麻麻,考试的,送考的,还有衙役缀着佩刀巡逻的。

不仅有正当年轻的童生,还有头发花白的老童生。

目测,一个西河县少说来了三万多人,西河县考评为中等县,抛出小半数来送考的人,中等县大概2%的录取率,也就是说这么多人最多只有百人能过院试。

应从年提着一大包应考的东西在外头验身,心想:这何止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,这简直是万里挑一啊。

江行述看他进了考房,便打算离开。他又带上了那条淡绿薄纱似的眼罩,飘飘荡荡的舞动着。

苏云仙扶他回去,十一在原地等着。

不想走了几步迎面碰上过来监考的陈学正。

陈学正原本还不敢认,想到太子曾说要给应从年选师父,还有考房里的名录。

他激动的脸颊发红,想起京城时师父传道的风采,不想今日还能再见。

陈学正连忙行礼:“小生陈立川,见过师父。”

江行述一时未曾想起往事,陈学正简述前因,他依旧没把脸对上。

“大人,快开考了。”

身旁衙役提醒之言让陈学正意识到此时不是叙旧的时候。

只能快速说道:“是学生唐突,惊扰了您,学生知道当初您只是开了一场论道会,实不算师徒,只是学生仰望先生,日思夜想望先生指点,还请先生肯光临寒舍,不吝赐教。”

江行述淡淡道:“有缘再续。”随后便和苏云仙飘然离去。

考场中,最先考的一课是”明经”,”墨义”和”贴书”,也就是默写个填空。

看着上头的诗文,应从年简直条件反射一样下笔如有神。

回想起他师父神出鬼没的一个月以及他一个月消不下去的黑眼圈,露出了疲惫的微笑。

然后,被巡查人员仔细观察好几眼,眼神戒备,仿佛下一秒就有人接收到他的信号和他一起作弊。

应从年:真正的无奈,从不是大吵大闹……

一场酣畅淋漓的默写后,他拿出”策论”,”策问”五道时务策,一道治理灾民的策问,他写的得心应手。

还有一道是每年必有的农业问题,这次问农时。剩下三道都比较大和空。应从年保持每次都百姓,家,国层层递进的格式,感情充沛,极具个人特色。

最后一道”杂文”作诗题,以”菊花”或”田野美景”为题。

应从年略略活动手腕,眼角余光撇到已是第二天黄昏,一行大雁飞入金黄霞光。

“鸿雁高飞,好兆头啊。”西河知县捋着自己下颚顺滑的胡须,对陈学正道:“说不准,咱们这场要出个状元呢。”

陈学正道:“你说,咱们能见到那天三出异象的准圣吗?”

西河知县也不确定,“这……嘶,你快看,有异象!”

顺着他手指的方向,果然看到一片金蕊流霞,轻肌弱骨的灿金菊花。

在百草摧折的秋风中迎风傲然,可见品行。

知县:“这般异象,品行孤高端正,宁静致远,不知是那位学子,陈学正,不如我二人前往一观,你意下如何。”

他邀人同去说的不见着急,但神情却可见有多急切。

县里能培养出,可写得引出异象之诗的才子,他这个县令虽不如学正功劳大,但那也是大大大功绩啊!

多来几个,升官有望啊!

陈学正仍旧执着于方才的问题:“你说那是不是那位准圣人。”

知县拉着他的手一路疾行:“去看看不就知道了。”

写出那首咏菊诗的人正要去交卷,那是个身姿伟岸,容貌清俊的八尺男儿。

在考房门口和一众歪瓜劣枣凑齐人数出了考房是简直鹤立鸡群。

陈学正心中默念:君子行事,不得腹诽他人容貌。

只是那清俊男儿出去时,恰一道斜阳映衬在他眉目之上,暖色光晕稍稍冲淡其冷静内敛之气,脸上浮出几屡惊艳的暖色。

再看一眼,却原来是他亲近之人同时而出,方才露出笑意。

考场之中不许大声喧哗,另一人虽能看出是个热闹爱说笑的性子,却也很守规矩的低声细语。

夕阳西下,两人一动一静,阳光下的影子融在一起格外和谐。

陈学正感叹:真是感情甚笃的兄弟啊。

此时,西河知县幽幽探出脑袋:“学正,你说他是你心心念念的准圣吗?”

“不是。”

知县:“为何如此确定。”

陈学正一时忪怔,他下意识否认,其实是心中已有了一个人选,只是并非是刚刚的青年才脱口而出否认。

从年小小年纪,就有治理灾民的奇计,谋略过人,熟识律法。又和太子交好,想起当日玄天卫围山,其实和灾民相距不远。

只是细想事无绝对,恰在此时,东南角一处田园淳朴景象的异象消散,陈学正遗憾道:“未曾仔细欣赏,实在可惜。”

说完又感慨道:“早知考场中两处异象诞生,真该出一道祈祷风调雨顺的诗。”

知县安慰他道:“那首田园诗或可做个替代。”

应从年出了考房后,在暖暖的夕阳下伸了个懒腰。他回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