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55章 形势,下城(1 / 3)

第655章 形势,下城

大军过阳山江,对面巡逻的府兵都吓得撒腿逃跑。

他们不知道赵柽给大理降旨的事情,理宋边境从来就没开过战,这么多年,宋军甚至都没越界过一步。

所以即便之前大宋在阳山江对岸陈兵,他们也只是疑惑谨慎,并未太过害怕,可此刻却不同,从来没有过界的宋军竟杀来了,而且不知多少万人马,浩浩荡荡,望不见尽头。

赵柽派人抓过来两个府兵,都不用严刑烤打,就问什么说什么,将这会川府之事卖了底儿掉。

大理这个地方和中原王朝不同,与一些别的国家也不太相同,是蛮部土司土王的制度,大抵继续往南,往东南的一些地方,此刻也都是这种制度。

地方有土王,又有官员,官员很多时候是管不了土王的,而有的大土王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,拥有绝对权威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想杀谁就杀谁,想抢哪家女子就抢哪家女子,就算是朝廷也没办法干涉,或者说干涉不了。

因为土王许多都是世袭,多少年来积累下巨大威声,还有的族人就在朝上任职,且都是大官,可以左右大理朝堂政事。

大理的朝堂,除了最初的几个皇帝外,剩下的都自家说了不全算数,甚至有几个时期,完全就是被架空,连话都说不上。

所以,大理皇帝其实很多时候奈不得大土王如何。

还有就是要让他看到战争的残酷,战场上的残忍,若是这个儿子一直呆在自己身边,呆在中原,那么他不会这么早叫他见到这些。

这种形制的土王,大理皇帝是几乎奈何不得的,甚至还得拉拢讨好。

这时小赵诤跟在他身边,沈飞、高宠、元缨三个弟子也在。

在赵柽的记忆中,这个时候李朝的第四任皇帝李乾德应该已经去世了,可若去世了,那么继任的小皇帝李阳焕理该上书大秦朝廷,请封号才对。

但这些在他心里都不重要,这次好不容易过来,便打算一路平推下去,那些小的番邦部落不说,只讲大的番国,灭完大理灭景昽,灭完景昽灭交趾,灭完交趾灭暹罗,直到把这天南的地界全打服,全收入大秦囊中为止!

赵柽计算时间,觉得交趾李朝第四任皇帝李乾德应去世了,可又没接到顺位继承的小皇帝李阳焕的请封,未免心中纳闷,估计可能是刚去世时间不长,没来得及上书请封呢。

这个时候虽然番属国换主,但是上国往往依旧赐下封号,谁当家还不是当家呢,只要继续尊崇天朝上国就行。

就拿昭庆公主段思嫣的驸马高量成来说。

赵柽这时在大军行进途中阵阵深思,大理的格局其实就是这样,一盘散沙般,事实上若真论战力,未必强于东南边稍小一些的交趾李朝。

而上国如果高兴的情况下,还会给一些乱七八糟的充号,就比如道君皇帝时候,大理终于成为宋的番属国,那么道君皇帝除了封段和誉正常的大理国王之外,另给了些什么金紫光禄大夫,某某节度使之类一堆,这些个就是充号。

乃是接任,后又让位,也就是说大理国的丞相任命,皇帝说了根本不算,高家才说了算。

而上国一般是不管番属国自家内部战争的,打赢打输与上国无关,番属国内部换主,只要还尊上国,那么往往也会和上国继续请封。

高量成后来因平定乌蛮三十七部的叛乱有功,被人送绰号“护法公”,接任了大理国相位,在位数年后又让位于侄子高寿贞。

但如果外部遇见什么是非,番属国求救,这个于情于理天朝上国是要出手帮一把的。

交趾李朝如今不是第四任皇帝就是第五任,赵柽有些拿捏不准,虽然交趾李朝和大理不同,很早就是番属关系,但碍于路途实在太过遥远,地理环境又恶劣,所以通信很缓慢不易。

这是规矩,正常来讲番属国换帝,都会请上国赐封,而封号基本不会变,就是上一个番属国主封什么,那继任这个也封什么,以示正统。

这個楚雄领主就是大土王了,而此刻,高明量已死,高量成接任了楚雄领主的世袭位置。

高量成是当今大理皇后高氏的侄子,“大中”国主高升泰的曾孙,就是曾经篡位,又还国于段氏的高家那人,前国相高泰明之孙,楚雄领主高明量之子。

小赵诤自然是他带过来见识的,作为长子,赵柽对他期望极高,虽然这个儿子因为出身的缘故,无法继承大秦皇位,不过这没有关系,毕竟西方还有大片的土地,他倘若真有本事,那西方再西方的无垠土地,足够他驰骋纵横了。

不管文韬武略,还是文才武艺,填鸭似的也要填进去,而眼下带他过来,就是要叫他知道怎么打仗,什么是打仗,从书面到实践,知行合一。

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能教的东西,全都交给这个儿子,毕竟这个儿子不能长久陪在自己身边,自己要倾尽所能,让他学到更多的本领。

而这个儿子是要往西方去的,去镇守、去镇压、去征服,那么这种事情越早经历越好,没有什么愿不愿意,没有什么公与不公,这就是你的使命,是你身为我赵柽长子,大秦皇帝之子的职责!

而三个弟子同样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