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萧萧暮雨>玄幻魔法>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> 第269章 预言家郭嘉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69章 预言家郭嘉(1 / 6)

要说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,很多人会想到郭嘉。

郭嘉不死,卧龙不出,这是为了形容此人聪明才智而特有的对比,足可见郭嘉的分量之重了。

只是有些可惜,郭嘉英年早逝,正是才华横溢的年纪就病逝了。

如果郭嘉不死,他会成为诸葛亮的强劲对手,司马懿也难以露头,统一三国的也许会是曹魏江山。

完全可以说,曹操前期之所以能够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,完全就是郭嘉的功劳。

之所以很多人认为郭嘉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,主要是因为郭嘉的预言能力之强太过厉害。

郭嘉成为曹操谋士十一年间,为曹操预言了七件大事,最后全部实现。

其一,曹操灭袁绍。

其二,刘备会反叛。

其三,曹操攻打刘备,袁绍来不及攻打曹操。

其四,孙策会死于刺客之手。

其五,袁绍两个儿子会陷于内斗。

其六,北征乌桓必大胜而归。

其七,公孙康会宰杀袁绍两個儿子投降曹操。

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郭嘉堪称三国时期的预言家。

“建安元年十一月,在荀彧的举荐下,离开袁绍已经六年的郭嘉投奔了曹操。”

“经过一番详谈后,曹操高兴的说道,使孤成大业者,必此人也,还为郭嘉特设了军师祭酒这样一个职位。”

“建安二年一月,在荀彧驱狼吞虎的妙计下。”

“刘备丢失荆州投奔曹操,荀彧和荀攸都建议趁着这个时候杀掉刘备这个祸患。”

“但曹操看在八年前与刘备在沛国一起招兵的情谊上就于心不忍,便又询问郭嘉的意见。”

“刘备素有英雄之名,如今穷困潦倒来投奔,要是杀了,这会损害丞相的贤名,天下的谋士听闻后就会害怕,到时候就没人愿意投奔了。”

“不得不说,郭嘉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。”

“此时曹操地盘狭小,强敌环伺,北有袁绍,西有张绣,南有袁术,东有吕布,还有朝廷内部诸多矛盾。”

“正需要树立威信与仁义大旗,要是杀了刘备,那么他将是第一个退出争霸的诸侯。”

“所以郭嘉不仅不赞成杀刘备,还建议曹操应该帮助刘备。”

“因为此时盘踞在宛城的张绣与刘表结盟,极大概率是要趁着曹操攻打徐州时偷袭许昌。”

“而刘备正好可以去抵挡吕布,这会为接下来攻打张绣争取时间。”

“曹操觉得非常有道理,于是给了刘备两千兵马,去小沛收拢旧部,紧接着带领十万大军去攻打张绣。”

“而刘表不会增援张绣也被郭嘉预料到了,最终张绣于两月份投降。”

“可曹操勾搭上张绣的嫂子,造成了张绣降而复叛。”

李世民:袁绍目光短浅,没有识人之明,白白损失了郭嘉这个鬼才。

郭嘉的大才是他生平仅见,仅仅那一件件预言之事最后都得以实现就可见一二。

只是奈何袁绍没有那个缘分,有宝而不自知,最后败在曹操之手也怨不得谁。

郭嘉自幼聪颖,十余岁时便对天下大事分析得头头是道,为世人所称赞。

当时东汉末年战乱时期,郭嘉秘密结交各路英雄豪杰,隐居在大山之中。

郭嘉行弱冠之礼不久后,便决心在这混乱的天下谋得一席之地,初出茅庐的郭嘉决定投在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绍帐下。

要是袁绍能够重用郭嘉,兴许就没有后来的官渡之战。

但可惜的是,袁绍没有真正的识人之能,喜欢谋划却丝毫没有决断。

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才导致郭嘉下定决心离开袁绍,改投曹操。

袁绍的遭遇也暗暗警醒着他,要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,否则很可能追悔莫及。

不过令他欣慰的是,他对待人才一向礼遇有加,不会出现袁绍这样有眼无珠的事。

“这次失利也遭来袁绍的信件羞辱,曹操就想攻打袁绍教训一下,但又感慨自己实力不济而唉声叹气。”

“这时郭嘉说道,主公与袁绍在未来五年内必有一战,而且一定可以战胜,还提出了著名的《十胜十败论》加以说明。”

“刘邦打败了项羽,丞相是知道的。”

“项羽武力强大,虽然刘邦只有智谋胜过项羽,最终还是把项羽逼的在乌江自刎。”

“在他看来,袁绍有十个战败的诱因,而丞相有十个战胜的理由。”

“因此袁绍虽然强,却不能把丞相怎么样。”

“第一,袁绍繁琐的礼节太多。”

“而丞相顺应自然,不拘泥于繁文缛节,这是道胜于袁绍。”

“第二,袁绍以反叛汉室的动机出兵。”

“而丞相则以复兴汉室的名义征战,这是义胜于袁绍。”

“第三,东汉的灭亡,主要就在于对下级管理的宽松。”

“袁绍的管理制度就过于宽松,不能产生震慑力。”

“而丞相以严治政,全军上下都依法行事,这是管理上胜于袁绍。”

“第四,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,对所用之人也多有怀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