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萧萧暮雨>其他类型>汉末:家祖乡啬夫> 第276章 诛忠良独断朝纲,逼天子本初称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76章 诛忠良独断朝纲,逼天子本初称(1 / 3)

第276章 诛忠良独断朝纲,逼天子本初称帝

却说群臣纷纷上表,欲请赵王诛杀反贼袁术。

袁绍却采纳沮授之策,打算利用袁术来试探朝中文武态度,当即于皇宫之内召集群臣,商议处置袁术事宜。

时有太尉杨彪,出身弘农杨氏。

弘农杨氏,乃西汉立开国功勋,先祖杨喜因功封赤泉侯。

及至汉武帝时期,弘农杨氏祖先杨敞作为司马迁女婿,更是平步青云,最终官拜丞相,至此开启了千年世家弘农杨氏。

到了杨彪这一代,若算作杨彪自己,弘农杨氏也算是四世三公,累世功名,只是门生故吏却比不上袁氏。

弘农杨氏亦与其他世家相互通婚,杨彪的妻子就出自汝南袁氏,而且还是一位才女,乃袁绍、袁术兄弟二人的姐姐。

如果按照辈分,袁绍还要尊称杨彪为姊夫。

这也是为什么,袁绍迎天子入邺城以后,就对待杨彪甚厚,直接拜其为太尉了。

除了杨彪本身德高望重,家世显赫以外,也未尝没有这层姻亲的关系。

只不过。

相比较袁绍、袁术的野心勃勃,杨彪对于汉室却存有忠诚之心。

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如此,杨彪才不被曹操重用,刚刚迎天子入许县就免去了杨彪的官职。

等到袁术称帝以后,曹操更是以杨彪与袁氏有姻亲为由,将杨彪下狱,最后迫于杨彪德高望重,再加上很多人为其求情,才被迫释放了杨彪,而后拜其为太常。

不过后来,曹操又以莫须有罪名将其免职,到了次年,甚至剥夺了杨彪的爵位。

杨彪深知曹操对于自己如何忌惮,只得以诈称腿疾病闭门不出。

根据《后汉书》记载:且以袁术之甥,虑为后患,遂因事杀之。

这里讲的乃是曹操杀杨修。

曹操杀了杨修仍不罢休,还特意跑到扬府进行试探,看到杨彪以后,故意问他为何茶饭不思,日渐消瘦。

这个是一个送命题。

杨彪如果回答不好,就说明对于杨修的死心怀怨恨,彼时恐怕整个杨氏都会遭受牵连。

杨彪却也并非常人,而是坦坦荡荡的说道:“愧无日磾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”

这句话,前者乃是一个典故。

匈奴人金日磾是在其父休屠王被汉朝杀害之后投降,一直都小心翼翼的侍奉着汉武帝。

有一次,汉武帝在逗弄金日磾长子的时候,其子不分体统从后面勒住汉武帝脖子,金日磾看到之后异常恐惧。

等到金日磾孩子长大后,公然调戏良家妇女,金日磾看到之后将其杀掉,汉武帝因此越发重用金日磾。

杨彪引用这个典故,乃是告诉曹操,自己没有有金日磾那样的先见之明,也做不到金日磾那样的大义灭亲,却对杨修依然怀有老牛舐犊的父爱。

这一句话,杨彪既承认了是自己教子无方,儿子杨修就如同金日磾长子那样胡作非为,将杨修被杀的罪责都揽在了自己身上,又解释了自己茶饭不思,日渐消瘦的原因。

此时的曹操,已经自觉时日无多,本来想提前为自己的儿子扫平路上的绊脚石,却没想到杨彪的回答滴水不漏,没能找借口将之杀掉。

次年,曹操去世,曹丕继位以后非但那没有因为杨修曾经帮助曹植而冷落杨彪,反而要拜其为三公。

杨彪却以自己曾担任汉朝三公,却于国家没有做出有益之事,如今年纪老迈,也没办法担任魏臣,因此极力推迟。

曹丕尊重杨彪的个人意愿,并没有勉强。

后来,曹丕又拜杨彪为光禄大夫,在初一的朝会时,杨彪位次三公之下,待以宾客之礼。又赐杨彪延年杖及冯几,允许戴鹿皮冠,杨彪都是推迟不受。

那个时候,世家几乎都选择站队曹魏,几乎没有人心向汉室,唯有杨彪始终记着自己乃是汉臣。

却说杨彪得知袁术称帝以后,也是痛心疾首。

其妻乃贤德之人,听到弟弟行此大逆不道、有辱门风之举,一病不起。

此番召集众臣,向袁绍进言处死袁术者,就是杨彪带头。

大殿之内。

袁绍看着慷慨陈词,据理力争的杨彪,脸色阴沉的有些可怕。

他本来对杨彪委以重任,寄予厚望,却没想到对方却心向汉室,极力要求按照国法处置袁术。

袁术是生是死,袁绍倒也不再那么在乎。

只不过,他却在乎自己的名声,更在乎这些朝廷公卿是否心向自己。

今日,他们能够以袁术称帝为由,极力主张将其杀掉,那么自己称帝的时候,这些人也绝对会跳出来反对。

大儒孔融亦是声色俱厉,说道:“袁术妄称伪帝,不仅有悖于君臣之礼,更是有辱袁氏门风,此等大逆不道之徒,当以国法处之!”

听着众人的吵吵嚷嚷,袁绍只感觉头大如斗,却也没有阻拦众人发言。

他只是在恼怒之余,默默记下那些执意要自己处置袁术之人。

等到所有人都跳出来以后,袁绍才不急不慌的开口说道:“孤率军围困汝阳之际,就对袁公路承诺过,彼若愿意除掉帝号,开城投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