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萧萧暮雨>其他类型>汉末:家祖乡啬夫> 第207章 袭取樊邓,迁治襄阳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07章 袭取樊邓,迁治襄阳(1 / 4)

第207章 袭取樊邓,迁治襄阳

却说田丰出言,不赞成攻取南阳,以致引得荆州官吏口诛笔伐。

田丰性格刚直,却也并不会惯着他们,厉声喝道:“正是因为南阳郡地理实在太重要,扼守五州之要冲,才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”

“主公若取南阳,不仅要与袁术撕破脸皮,日后无论谁占据北方,南阳都是必攻之地,如此就会牵制主公极大精力。”

“相比起襄阳的易守难攻,此时夺取南阳郡,弊大于利。”

“且主公所制定战略,乃是由东至西,再由南至北。”

“现在荆州已克,上下士气大振,益州牧刘焉却因丧子之痛,已然病入膏肓,最迟今岁必然病亡。”

“刘焉在益州手段颇为酷烈,得罪了不少益州本地世家大族,其子初继大统必然难以稳住局势,乃天赐良机。”

“若因南阳一郡,而与袁术交恶,以致错过了夺取益州的最佳时机,岂不因小失大?”

田丰的这番话,却是让蒯越等人目瞪口呆,无话可说。

而且如今周琦占据两州之地,实力空前膨胀,一跃成为天下最强诸侯,袁术也不敢轻易得罪对方。

后世南阳的卧龙岗,距离襄阳大概两百五十里左右,三顾茅庐的时候乃曹操辖区。

周琦闻言大喜,遂命蔡瑁夺取樊城。

对于这个问题,绝大多数有眼光之人,都持赞成态度,唯有扬州本地士人不太情愿。

鉴于扬州各地历经数年,山越之患基本已经解决,因此当初外派出去的诸将以及驻军,也都纷纷召回。

“末将家在襄阳,只与樊城一江之隔,与樊城之内世家大族多有联系,两城之间贸易也十分频繁。”

诸葛亮躬耕地沿汉水再往西,就是乐山,诸葛亮常登此山,好为《梁甫吟》。

周瑜:护军都尉,陈武佐之,掌三千庐江上甲。

殊不知,汉水是西北自东南走向,只有襄阳城附近那一小段,才是自西向东走向。

饶是如此,某些人仍旧仗着占据南阳这个名字,把后世改过名的宛城及周边区域,当做是两汉时期的南阳郡。

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地理学家,南阳郡人氏张衡,作为南阳郡人氏,对于南阳的感情自然很深。

能够完全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之人,恐怕也只有周琦的老师边让了。

这个时候,诸侯互相之间打出狗脑子,几乎没有人在意长安城这个小朝廷,就算李傕、郭汜不应允周琦的请求,周琦亦可自行安排。

至于他们批判隆中不是诸葛亮躬耕地的主要观点,就是隆中位于汉水以南,而南阳郡与南郡自古以汉水为界,所以认定隆中必然是假的诸葛亮躬耕地。

汉朝时期南阳郡境内在汉水以南的城池至少有三座,分别武当、筑阳、山都,类似于邓县这种横跨汉水南北两岸的县城有几座,却是无从考证。

周琦环顾众人,问道:“诸位以为如何?”

很显然,车骑将军府设在哪里,哪里就会成为政治经济中心,无论是对于本地的经济发展,还是本地士人为官,都大有裨益。

看完周琦的表文以后,李傕、郭氏等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直接同意了。

这里提到的是秦朝。

周琦把车骑将军府迁到襄阳以后,又把荆州州治迁到了襄阳,并且下令扩建襄阳城,就连樊城与邓县的城墙,都下令重新修缮。

除此之外,蒯良为豫章郡郡守、傅巽为鄱阳郡郡守、王粲为庐陵郡郡守;顾雍为临海郡郡守、周湛为建安郡郡守、伊籍为东阳郡郡守。

他曾经写下了一篇《南都赋》,里面详细叙述了南阳的地理位置、宝藏矿产、山岳峰峦、树木禽兽、川渎水产、原壤稼植、祭祀礼俗、士女游衍、新声妙曲等内容。

董袭此前已经被陈文找到,周琦直接将其征辟到身边,并且委以重任。

重新任命可以掌控的荆州刺史,乃是现在的头等大事,否则周琦哪怕假节,总揽南方四州兵事,占据荆州却也名不正言不顺。

某些网红为了博取眼球,更是无所不用其极,刻意挑动两地对立与仇恨,甚至刻意抹黑历史学家,只因历史学家经过考证,证明诸葛亮躬耕地的确在襄阳等等。

周琦闻言大喜,道:“若正方能够说降邓县守将,孤必重重有赏!”

“汝且回报公路,樊城、邓县之事已成定局,还请公路兄勿怪!”

此次人事调动,是周琦与戏志才、田丰、蒯越等人暗中商议了许久,才决定下来的结果。

“若末将秘密返回襄阳,让襄阳士卒假扮商贾护卫潜入樊城,再秘密劝说樊城境内世家大族相助,夺取樊城易如反掌,根本无需派遣大军前去征讨。”

农闲时期,所有适龄男子都必须分批服兵役,参与军事训练,由本地官府管饭。

只是这个荆州刺史的人选,却让周琦有些头疼。

除此之外,各郡都取消郡都尉。

李严果真劝说邓县守将献城投降,蔡瑁也在樊城世家大族的帮助下,里应外合轻松拿下了樊城,并且生擒樊城守将。

保安还跟那网红说,如果不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