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萧萧暮雨>历史军事>汉家功业> 第482章 国有储副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82章 国有储副(1 / 3)

第482章 国有储副

永安宫。

刘辩将刘愈放在床上,盖好被子。

伙泪痕犹在,眉头紧皱,委屈写满了小脸。

刘辩默默一阵,道:“你不让他找老师的?”

唐姬抿着嘴,不安的道:“臣妾臣妾觉得他还小,所以所以不想让他去……”

刘辩伸手摸着小家伙的眉头,但这眉头倔强的还是拧在一起。

“找吧,”

他等小吏走了,这才进门,抬手与荀彧见礼,道:“丞相,是陛下唤伱。”

刘辩回忆一阵,看着嘉德殿,不由得轻声感慨道。

潘隐听清楚了,可是云里雾里,根本不知道刘辩指的是什么,只能默不作声的陪着。

早已经淡忘的记忆如潮水再次袭来,刘辩恍惚间,再次回到了多年前,那一天一夜的惊心动魄,命悬一线。

大汉朝采取的是降爵制度,三代以后,与皇室渐远,威胁就不那么大了。

刘辩双眼眯起,心如电转。

“其他人都在这里候着,朕与丞相单独聊会儿天。”没走几步,刘辩又道。

荀彧当即应着,跟上了刘辩。

刘辩还在怔怔出神,下意识的道:“你说,是朕是不是该早一点绝了他们的妄想?”

荀彧还在疑惑,潘隐就已经到了。

如果不是当时大局太乱,需要笼络天下人心,树立宽仁人设,刘协怕是早就‘突发恶疾’了。

“是!”荀彧与刘辩对视,目光灼灼,对刘辩充满了信任。

夺嫡之争太过残酷,历史上有着无数的血泪教训。

潘隐回头瞥了眼,上前低声道:“陛下心情很不好,丞相要谨言慎行。”

荀彧出了值房,走出尚书台,在黄门的指引下,直奔芳林苑。

潘隐有些担心,上前低声道:“陛下,没事吧?”

刘辩神色不变,道:“如果诸皇子不服,阴谋攻讦,朝野党附,内讧不止呢?”

他一直觉得,过早立太子,对于皇室、朝廷稳定来说有害无益,尤其是在这种时候。

刘辩嗯了一声,道:“兖州、冀州是安民的重点,那么多荒地,要用起来。你的‘均田法’朕看过了,还是有很多不足,很多东西没有写清楚,朕补充一下,过几天给你。你与尚书台以及六曹等再合议一番,如果不能尽早颁布,可以先一步推行。”

“嗯。”

荀彧脚步顿了下,莫名的觉得,这个背影有那么些许孤单。

潘隐小跑着,亲自去请荀彧。

刘辩心情大好,道:“是必须要有储君了,万一朕哪天有了意外,不至于重演旧事。”

荀彧接过折扇,连忙跟上,道:“陛下,立太子吗?”

刘辩看了眼尚书台,转身往芳林苑走去。

荀彧跟在刘辩身后,亦步亦趋,神色坚定,语气平静,道:“陛下,父慈锥峄毓斯ΥБ,何故言几十年后之事?陛下不曾常训导臣等,立足长远,更重当下,脚下唯稳,方可长远。”

这位陛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,今天突然要立太子,不止是受了某种刺激,也是‘新政’到了关口,需要强大的推力了。

荀彧道:“国有长君,嫡庶有别,天下遵之,何有内斗?”

刘辩暗自摇头,荀彧的态度他是明白的,但荀彧没有能解决他的担忧。

他有些迷茫了。

“正位东宫,诸子就藩。”荀彧回答的异常干脆,这也是历朝历代的血泪教训。

这令朝野一直颇为忧心,担心宫里这位陛下废长立幼,坏了规矩。

答案是一定的——不会!

即便是他胜利,也曾无数次对刘协动杀机,甚至于差点动手。

刘辩反反复复想了不知道多久,始终拿不到主意,忽的长吐一口气,道:“丞相在尚书台吧?让他来陪我走走。”

潘隐,典韦等人立即停住脚,只有荀彧跟了上前。

荀彧跟在刘辩身侧,见他久久不言,同样不作声。

刘辩对于荀彧的的承诺,刘辩很开心,笑着道:“卿家这么说朕就放心了。曹氏抄出的家产,虽然还没有完全理清楚,但拨付给户曹二十万万还是没有问题的,这倍ブ弥卸岽止πすΦ禺,够做很多事情,尤其是安民一块。”

荀彧到芳林苑大门,就看到刘辩背着手,静静看着前方。

刘辩将他的手按下去,继续往前走,道:“这储君立了,也算是扫除了卿家以及朝廷的一块心病,接下来,是不是应该做点成绩给朕看看?”

‘看来,朕确实压的朝廷有些过了。’

听到潘隐用的是‘唤’,荀彧站起来,面带疑惑的道:“陛下唤我?是有何事情吗?”

潘隐跟随刘辩多年,知道每当‘我’字出现,意味着某些事情难以委决,他心思通透,隐约猜到了些,面上丝毫不漏,道:“是。”

“大殿下吗?”荀彧紧追着问道。

刘辩注视唐姬片刻,轻轻起身,离开了永安宫。

荀彧跟上话头,道:“陛下,今年,尚书台决意严肃整顿吏治,对朝廷。地方,至少撤换五百人,其中各郡县主官至少一半,对于其他各级官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