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萧萧暮雨>其他类型>狠宋> 第805章 大宋朝荒谬的一幕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05章 大宋朝荒谬的一幕(1 / 2)

九江水师出事,也有部分官兵得脱,他们到邻近州县报告九江水师出事的事情,州县地方官、军队不敢怠慢,赶快写了报告,急报临安府行在。

这时,权相丁大全的骚操作来了。

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,不自打嘴巴,居然把那些报急文书全给扣下来,没有上报,报喜不报忧。

丁大全把持朝廷,负责弹劾官员的台臣翁应弼、吴衍都是丁大全的鹰犬,谁敢与丁大全过不去,他们就弹劾谁。

除此之外,丁大全还与端明殿学士、同签书枢密院事马天骥专恣用事,壅蔽上听。

即使有本派亲信问他该当如何,丁大全不以为然,认为江南重地,鞑军岂敢轻入。

他轻描淡写地道:“数日后,鞑军乏粮,必定自退。”

如此形势一片大好,理宗皇帝宠幸阎妃,只顾与他的爱妃欢乐,他看到的只是吕文德与高达的捷报,以为他的江山稳如泰山。

因此,各地报急文书送到临安,皇帝全然不知,这自然拿不出什么应对之策,甚至连应有的迎战之举也没有。

就这样,当张柔水师往金陵前进时,他们遇到零星的、不成气候的抵抗,所担忧的水师大部队来迎战他们的情况没有出现。

“我的天啊,这样子也能过来,南蛮都是瞎子吗?”

“简直不可思议,不能相信,难以置信!”

有人不能置信地叫唤着,也有人则紧张地环顾大江两岸,生怕这儿会有什么埋伏。

当时他们正在通过了宋军重兵防守的安庆(安徽西南部,长江下游北岸),那里水寨遍布的密密麻麻的战船,樯桅如林,战船高大,如果宋军出来打他们,他们将会很惨,至少不好过。

据投诚的统制官韩节报告说安庆水师是学自四川水师,训练大纲用的是四川水师的,待遇向着四川水师看齐,这还是皇帝特批的。

而四川水师是宋鞑都公认的大宋第一强水师!

孟之祥治军,水陆兼修,他的步骑强大,水师也不逊色,安庆水师如果什么都学自四川水师,哪怕只学了五成,那么都够鞑军水师们喝一壶了。

没想到安庆水师没有出动拦截,任由鞑军水师安全地通过。

众人大呼意想不到,直呼“圣王得天佑!”

安庆水师学四川水师只是东施效颦,空有其形而无其神,因为安庆水师没有军魂!

军魂是用血与火浇灌而成,经历大战而不垮的军队如凤凰浴火重生,又似出炉钢刀淬火,坚韧不拨,方成大器。

安庆水师训练很不错,但战斗意志不强,况且,鞑子还有同盟军。

谁?

大宋皇帝!

安庆水师相对强大,驻地离京师也近,皇帝对他们放心?

肯定是不放心的,那不放心怎么办?

除了派出监军御史和巡察御史之外,还对水师将领们耳提面命,要他们不可无令擅动。

如无枢密院的调兵令,任何将帅敢指挥军队擅动者,斩无赦。

然并卵,枢密院的命令可能有吗?

根本不可能,鞑军的另一个同盟军丁大全狗贼不让皇帝知道前线情形,枢密院连军事会议都没有召开,怎么可能给安庆驻军下达命令。

就这样,空有强大武力的安庆水师关闭水寨,一船不出,一矢不射,任由鞑军水师通过。

鞍军水师没有亮帜,他们还打着宋军水师的旗号,往江南下游疾进。

各地官府和驻军部队或糊涂,或装糊涂,居然对拥有上千条大大小小船只的庞大船队在江面上遨游视而不见,任由他们一路畅通无阻顺江而下。

九江水师原有战船五百多条,张柔搜罗了湖口所有的船只,凑到千条,运送二万多人。

法理朝纲形同虚设,要知道,宋朝对于军队调动防范甚严,军队过境,除了必备的文书手续,如九江水师这么大的船队向下游移防,往往要有枢密院的官员同行方妥。

要通知各处官府与驻军,避免误会。

现在鞑军水师冒充的宋军水师长驱直入,不见有必备文书手续,枢密院的官人也没在船队中,通知欠乏,见他们这么气势汹汹而下,各处水关甚至连过来巡察都没有,防务形成虚设。

如此荒诞的一幕,如孟之祥这样的野心家会说早知如此,他们就起兵反了!

当然,大宋朝还是有人杰的,长江铜陵段,巡检司巡检陈奉朝在江边放眼放去,但见得上游水师船队浩浩荡荡而下,不由惊得他下巴几乎掉了出来。

他疯狂地询问司内文书道:“枢密院可有文书,上头(地方)可有通知?”

回答说皆无,陈巡检望着船队,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:“九江水师已反!”

可是真要是这么大件事,为什么不见上游官府与驻军知会?也不见枢密院的文书指令?他们在干什么?

都在睡觉吗?

没人回答他的疑问,陈巡检惊疑不定,随即他下令尽起本司船只,随他上前巡察!

在宋代,朝廷于各处的山水险要又是交通必经之处、商业市镇、盐茶生产场务和运销途中,沿边沿海等边防要地等等,普遍设立巡检司,并且以巡捉盗贼,维持地方治安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