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1章(2 / 7)

着说 :“ 他本质上并不坏 , 否则也不会大夏天的 , 跑几百里来咱们庆川为百姓求助 。“

郑深看出来吴炎这是对陈云州心悦诚服了 , 赞道 :“ 而且也不是那种不知恩的人 , 以后桥州将会是响们庆川最坚实的盟友 , 大人高明 。“

“ 郑叔过奖了 。 “ 陈云州提起另一件事 ,“ 郑叔 , 安排个人去庐阳购买一些玉米和

“ 大人是打算送些种子给吴大人 ? “ 郑深瞬间明白了陈云州的意图 。

陈云州点头 :“ 玉米和红薯的产量比较高 , 而且抗旱能力比较强 , 对水分的需求也没那么多 , 可以种在山地土坡之上 , 是灾荒年间果腹的好东西 。“

「 不过不是送 , 是借 , 明年他们要还钱或是同样的种子给我 。“

偶尔拉一把可以 , 但他不可能什么都免费 , 不然容易将人的胃口养大了 。

郑深笑道 :“ 好 , 年初大人留了一半的种子给庐阳百姓 , 今年庐阳应该收获了不

少玉米红薯 。“

陈云州点头 , 又说 :“ 土豆也再收购一些 , 这次就让吴炎带回去种 。 南方冬天气温也比较高 , 种植的土豆春天就可收获 , 正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 。“

土豆可是能提供人体所必须的淀粉 , 那在西方都是主食之一 , 没粮食吃这个也能顶顶 , 而且还不会像天天吃青菜白菜萝卜那样出现浮肿 、 营养不良等情况 。

郑深应了下来 , 当即派了人去庐阳收购一批种子 。

而陈云州次日实践诺言 , 带吴炎出去转悠 , 先去的是庄子 。

仓库地窖中满满的玉米红薯让吴炎大开眼界 , 尤其是这两种作物的产量 , 比稻谷高多了 。

玉米晒干了放在仓库里保存一两年没问题 , 红薯的保存时间虽没那么长 , 但在地家中放几个月也没问题 , 而且红薯藤可以养猪 , 人也可食用 , 割了之后还会继缠长 , 这等于夏季都不用愁猪草了 。

“ 这两种作物 , 我们准备借几十石给桥州百姓 , 不过明年之后要归还这么多种子或是相应的钱 , 也可用棉麻抵 。“ 陈云州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。

吴炎感激不已 :“ 多谢陈大人 , 应该的 , 应该的 。 您如此帮咱们桥州百姓 , 在下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。“

“ 桥州安稳 , 庆川也安稳 , 两州府是邻居 ,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, 吴大人不必见外 。“ 陈云州笑着说道 。

吴炎点头 , 一个劲儿地说 : “ 是在下太狭隘了 , 他日 , 陈大人若有需要在下的地方 , 但请吩咐 , 在下绝不推脱 。“

陈云州笑了笑 :“ 吴大人言重了 。 接下来看这个吧 …...“

他将吴炎领去了水泥工坊 。

“ 这建的是什么 ?“ 吴炎没见过 , 很好奇 。

陈云州让人将水泥涂抹了一层在泥土地上 , 等太阳晓干之后 , 泼了一盆水上去 , 水顺着水泥往下滑 , 最后没入了草丛中 。

陈云州笑着问 :“ 吴大人发现了吗 ?“

“ 这东西可以防水 ?“ 吴炎诧异地问道 。

陈云州笑着点头 :“ 没错 。 桥州是否适合兴修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, 我不清楚 。 若是有难度 , 吴大人可将水泥推广开来 , 拮掘蓉水池 , 最后抹上一层厚厚的水泥 , 能减缓蓉水池的渗水速度 。 农业看天吃饭 , 但年景人无法预估 , 只能提前做些准备 , 在地边建蓉水池是最便捷的方式 。“

吴炎眼睛发亮 :“ 陈大人说得是 , 天灾响们无法阻止 , 但能尽人力 。“

陈云州含笑点头 :“ 正是这个道理 。“

随后陈云州还带吴炎参观了他们的养猪场 。

几百头猪的规模要放现代 , 那只能算是名不经传的一个小型养猪场 , 可放在古代 , 那是相当大的规模了 。

吴炎大为震惊 :“ 陈大人竟还养了这么多的猪 ?“

“ 对 , 我们准备将养猪技术在全庆川推广开来 。 猪可以吃草 , 但拉出的尿和粪便却是难得的肥料 , 一家养个一两头 , 既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几顿肉 , 卖了补贴家用 ,

平日里还有猪粪可做肥料 , 岂不一举两得 ?“ 陈云州笑道 。

除了自然因素 , 影响农业产量最重要的两个是化肥和种子 。

种子可以一代一代人培育 , 寻找更优良的品种 。 但化肥因为没有化工产业 , 无法合成 , 只有粪便 、 草木灰之类的做肥料 。

这让倒夜香 、 捡牛粪也成了一个不少人趋之若鹧的职业 , 因为肥料实在是太少了 。

一头猪一天可以产好几斤的粪便 , 养个一两头便有了稳定的肥料来源 。

而且没有粮食也可以养猪 , 大不了全暗青草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