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5章(2 / 7)

, 下官不过是从旁辅助 , 这将功劳全部揽到下官身上 , 下官实在惭愧 。“

陈云州拍了拍他的肩 :“ 文大人 , 你我之间何必分那么清 。 况且 , 此事如今还没有凸显出效果 , 恐得等秋收后才能验证其效 , 届时朝廷的封赏应该才会下来 , 那都是半年后的事了 , 响们又何必去争 。“

河水县离京城这么远 , 你上报自己搞了个水利工程 , 上面不验证就奖励你的吗 ?

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。

你在折子中吹得再好听 , 那也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打动上面的人 。

水利工程最大的作用是保障农业生产 , 等到秋收 , 若产量确确实实提高了 , 上交的田赋变多 , 朝廷才会认可并重视此事 。

文玉龙点头 :“ 大人说得是 。 此事有劳大人了 , 大人 …... 这修路的事您看 ?“

陈云州扶额 :“ 你怎么还惦记着修路 7“

这人是修路狂魔吗 ?

文玉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: “ 下官这不是羡慕庐阳的路吗 ? 若能修成庐阳那样

我们河水县到庆川城也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, 不会那么赶 , 那么辛苦 。 这于两地的百

姓和过往的商旅都有莫大的好处 , 陈大人咱们河水县的百姓修路不用发钱 , 只提供一

顿饱饭即可 。“

为了修路他也是拼了 。

陈云州琢磨了一下 , 他在庆川的任期估计怎么也得有个三年 , 这么长时间 , 修

路足矣 。

如今欠缺的只有钱 。

他虽还有不少钱在手中 , 可也不能坐吃山空 , 还得另找生钱的法子 。

陈云州思考了一番道 :“ 文大人 , 你的意思我明白 。 这事我会认真考虑 , 但现在

的当务之急是春耕 , 其他的都放一放 , 你莫急 。“

“ 行 , 那下官等大人的安排 。 “ 文玉龙拱手道 。

他虽然暂时放弃了 , 但陈云州已经有点怕他了 。

这人每次见面都问修不修路 , 搞不好过几天又会提起 , 如今河水县的事已经了

了 。 他也出来很久了 , 该回庆川了 。

于是第二日 , 陈云州便不顾文玉龙的百般挽留 , 启程回了庆川 。

这次不赶时间 , 用了三天才回到庆川 。

回去第一件事 , 陈云州便是了解最近庆川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 。

好在一切都还好 , 即便有些小案子府衙的官吏也按律处置了 。

不过他走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事 , 齐项明死在了狱中 。

听到这个消息 , 陈云州半点都不意外 。 他轻笑了一下 : “ 倒真是便宜了他 , 他的尸体呢 “

陶建华说 : “ 丢去了乱葬岗 , 此外齐家 、 周家等罚没的财产依按照大人的防呢 ,

赔付给了受害者 , 但有些人家已经绝户了 , 还有些拍不到了 , 因此还剩下了四干多贯钱和一些古董字画 、 一座宇 、 两间铺子和三百多宗土地 。 大人这些当如何处置 ?“

文玉龙不是想修路明 ?

这不钱就来了 。

陈云州想了想说 : “ 这样 , 将古董字画田产宅院铺子都对外按照市价出售了 , 拿出一十贯钱扩大养济院 。 我查过 , 养济院规模较小 , 只能住百来人 , 还很拥挤 , 东外 , 朝廷的拨款每年也只有一百贯钱 , 我们府衙以后每年再补贴一百贯 , 改善养济院的伙食和住宿条件 。“

所谓的养济院有点像现代的孤儿院 、 养耆院和收容所的结合体 , 专门收容无家可归者 , 算是古代的福利机构 。

不过古人讲究孝道 , 还有宗族亲眷 , 而且人口还能买卖 , 也是资源和财富的一种 , 所以流落到养济院的并不多 。

陶建华笑道 : “ 大人心善 , 这安排甚好 。“

不过这也花不了多少铣 , 还剩好几干贯钱 。

陈云州想了想便说 : “ 余下的钱用来修庆川到河水县的这段路 。 从庆川开始修 ,

全庆川百姓都可参加 , 完全自愿 , 不拘男女 , 只要肯认真十活就行 , 干一天活 , 庆川府给他们发七文钱 。“

也就是一斤大米 。

这个钱不算多 , 比城中伙计的月钱要少一些 , 想要养活一家人是不可能的 。

一是 , 要修的路很长 , 官府银钱不多 , 二也是防止很多人为了赚钱丢下田里的活计跑去修路 。

若一天能有十几文钱 , 保准不少人会不种地全家都去修路 , 毕竟这个钱算下来比种田还划算 。

陶建华有些吃惊 , 可想想庐阳到庆川这条路也是陈云州去年修的 , 便觉得很正常了 。

这位陈大人就是喜欢修路 , 不过别说 , 路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