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萧萧暮雨>都市言情>大明第一贡生> 第四百九十五章 反将一军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百九十五章 反将一军(1 / 4)

崔元是代表李鄌过来跟杨一清商议战术的。

跟之前不同,现在的崔元,更好像是李鄌这路人马的领袖,甚至连武安侯郑英都愿意归他调遣,不为别的……就在于之前崔元那一仗打得太用勇气,成为全军的楷模,在郑英看来既然都是朱晖派出来的先锋人马,跟崔元混,比自己单干更好。

回头计算功劳的时候,郑英和他的两千将士或还会多捞点好处。

“杨巡抚,在下认为,为今之计是要阻截鞑靼北渡黄河,应该在北岸设伏,并前夹击,逼鞑靼人只能沿着黄河从南岸往东北边撤走,再设法靠保国公等各路人马将其合围……”

崔元一上来就给杨一清展现了他的“宏图大志”。

杨一清听了这话,自然心里是不乐意的,我是上奏表彰了你在石沟城一战中的战功,但不代表我认同你的战术,更不会听你的调遣。

一旁的张僩是老狐狸,一看这架势,便笑着插话道:“崔驸马,说得容易,现在咱想过河都不易,黄河水现在已经涨了,对面又没可派的兵马阻截,你不会是想派出一路人马先行渡河吧?谁去?你们去吗?”

崔元道:“张公公,在下的意思,过河的人不需要多,只要拿出几门火炮,对着河面轰击,鞑靼人便不敢过河。即便有过河的,只要用一些威武天火药炸几个点,他们甚至会退回到南岸。”

“太想当然了吧?”张僩有些气恼。

遇到个理想主义的领兵人物,本还以为你是個英雄,感情是因为你无知无畏啊。

杨一清对崔元的话倒是很感兴趣,他道:“崔驸马的意思,是要设置伏兵?”

崔元道:“我听说,鞑靼人是从河套北边过黄河的,他们以骑兵叩关劫掠,是不可能带过河的辎重,从河套北边把船只调到上游来也不可能,那他们此番渡河,必定没有多少辎重,全靠浮筏子等物,加上河流湍急,只要稍微的混乱就能让其阵脚大乱。”

“有道理。”杨一清点头认同。

张僩瞅着杨一清,眼神好似在质问,就这样你还觉得他有道理?

杨一清继而分析道:“鞑靼人如今如惊弓之鸟,稍微的风吹草动就会令其人心涣散,想要在我们的围困之下强行渡河,只怕其军中也有反对的意见。”

崔元还以为从杨一清这里得到了认同,笑道:“在下也正是此意。”

杨一清随即板着脸道:“道理没错,但如今能用的火炮数量少,如今大明在南岸的人马想渡河,也是不易,北岸派不出足够多的兵马。崔驸马有何高见?”

此话一出,让崔元又有点意想不到。

他还以为杨一清会跟他一样,在这种大事上是毫不犹豫就开始制定战略,谁知道现在居然来问他的意见。

这种话……跟先前张僩质疑他的内容如出一辙,也让崔元意识到,人家是把自己当外人了。

崔元道:“若是杨巡抚认为可行,在下愿意带一路兵马渡河,就在上游,今夜强行渡河,哪怕是以轻舟渡河也可。”

杨一清道:“用轻舟皮筏,马匹是过不去的。”

崔元点头道:“那无妨,只要人过去,再运一些炮过去就好,再试着找找有没有大一些的船只,能运多少是多少。”

张僩质问道:“从上游过去,能赶得及去阻隔鞑子渡河?你们过去了,凭什么认为能跟鞑子渡河的骑兵交锋?”

“张公公,不能如此说。”杨一清随即阻止了张僩,“崔驸马有如此勇气,堪称大明军将的典范,本官也当配合。这样,宁夏上游哪里有船只暂时可以借调,都可以告知,但刻不容缓,此战或在明日午前就要打响。”

“嗯。”崔元道,“或许用不了那么久,今晚或要开战。”

杨一清道:“此战凶险,渡河的将士可说是冒险一战,若马匹不足,甚至连撤兵的机会都没有。崔驸马可要想清楚。”

“好。”

崔元点头,大概也是下定了决心。

……

……

崔元带人策马离开了。

在人走之后,杨一清所部也停下来做短暂的休整。

即便是连日连夜行军,将士们可以不睡觉,但也不能不吃饭。

而且随着距离鞑靼人马越来越近,战事随时都有可能会爆发,杨一清也不得不让将士们做一下休整。

等杨一清下马到了篝火之前,张僩过来道:“杨军门,这意思是,咱今晚可以先按兵不动,等襄城伯和武安侯带兵渡河设伏拦截?”

杨一清道:“你觉得崔驸马所说的,有可行性?”

“啊?”张僩惊讶道,“没有可行性?那就是……”

杨一清让人从篝火的锅里舀了一碗汤出来,但因太烫,还需要先放到一边,他道:“我就是想让鞑靼人认为,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他们过不了河。”

张僩苦笑道:“您真是高瞻远瞩,咱家不如。”

现在张僩也不想问杨一清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了,他似乎感觉到杨一清也挺疯狂的。

不多时,郭鍧带着一名传令兵过来,道:“大人,张公公,刚得悉的消息,崔驸马已经返回其军中,听说已准备往上游走个四五里,就准备过河,而鞑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