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56 章 历史之殇(2 / 4)

百姓的管理还是兵力都由他自己做主,可以说,在邵州,萧临渊有着绝对的自主权和控制权。】

【而后,息帝开始了自污之路。】

【他广招后宫,奢靡无度,不理朝政。一时间,在所有人眼中,他就像是变了个人一样,从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变成声名狼藉、品行堪忧的昏君。】

【可那是因为他知道,萧临渊不得他父皇喜欢,后又被贬为庶民,在身份上落人口实,如果他想要直接传位给萧临渊那势必会引起无数人的反对!远的不说,就拿近的来看,南宫太后那一关他就过不了!】

谁都清楚,南宫家不可能将好不容易抢得的皇位,拱手让给其他人捡了现成的。

【可他又很清楚,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,只有传位

给萧临渊才是救大宸的唯一出路!】

宫中,南宫贵妃险些站立不稳,浑身微颤,那是她的儿子啊!昏君…昏君!

萧怀当时到底要因此承受多少痛苦?!

景德帝更是早早的就陷入了沉默。

他做了几l十年皇帝,当然能够体会当时他六儿子所面临的那种窘境。

自身穷途末路,一国无以为继!

没想到,他萧室皇族有一天竟也会为皇位无以为继之事发愁,明明,当初那么多人为了争那一个位子斗的头破血流,最后却落得这个局面。

当真是…造化弄人。

【在此介绍一下,邵州在当时算是整个大宸最好的一块封地,不光占地面积大,人口也是最多的,物产富饶,风调雨顺,再加上萧临渊在邵州有着绝对的自主权,短短两年,萧临渊的势力成长的飞快,甚至到了后面一度成为朝臣口中狼子野心的潘王代表。】

【但或许是因为息帝和他之间,早就秘密达成了共识,所以不管谁来劝说要小心萧临渊生出反心,息帝都从来不理。】

【因为,这一切本就是息帝的计划。】

【终于,定安王萧临渊封王的第三年,他在民间和朝臣们心中的声望达到顶峰,甚至要盖过萧怀这个皇帝去。】

【景德四十三年十一月冬,这场由息帝萧怀和定安王萧临渊秘密进行着的传位大计,终于走到了最后阶段。】

【在那个很寒冷的冬天,息帝萧怀平日里故意对其余几l个兄弟的打压终于让他们忍耐不住,逼宫造反。】

【除九皇子外,其他几l位尚还活着的皇子皆落入他的圈套。他要他们成为乱臣贼子,然后,名正言顺的带着他这些不安分的兄弟一起下地狱。】

满京都再无一人喧哗,连大点儿的吵闹之声都没有,京都中的各个皇子更是安静到了极点。

他们不敢相信,萧怀竟能如此孤注一掷,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做到这个份儿上!

他…疯了吗?

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萧怀吗?还是那个待人温和的不行的六皇子吗?

【其余诸王叛乱之后,萧临渊秘密带兵直入皇城,平息了这场诸王叛乱,成了最大的功臣,继大宸皇帝位。】

【而息帝,在留下三道圣旨后,便自此背负骂名。自刎,以谢苍生。】

古古说完,留下一段时间给观众们消化。

他的神情是肃穆而庄严的。

他说:【息帝留下的三道旨意,其中第一件便是传位给萧临渊为帝;第二,收回南宫家兵权,南宫靖柔太后之位永不可废;第三,诛杀所有在位潘王;】

【这其中,自然也包括他的亲弟弟。】

“哗——”

“六皇子这是…恨上了九皇子?”有人惊讶。

但也有人并不意外,嗤笑一声说道:“他因九皇子才落得这个地步,要是换你,你恨不恨?”

可别说了,他们可不想有这么个弟弟。

闻言,众人脸色均是拉下来,就像是吃了那什么一样。

大宸响起无数哗然和议论之声,但只有少数人明白萧怀这么做的用意。

九皇子却只感觉此刻浑身的血液都已冰凉,整个人像块木头一样直愣愣的杵在原地,不敢置信,深受打击。

好在古古接下来的解释,拯救了他的理智。

【此举相当于是杀掉所有景德帝还在世的子嗣啊,只有神昭大帝一个例外,难道他就不怕去了地下会被他的父皇骂死吗?】

【对于息帝这道旨意的用意,后世无数史学家是这样理解的:

首先,他知道自己中毒肯定是因为他弟弟,虽然可能也许不是他动的手,但必然也跟他逃不脱关系;且南宫家势大,手里有兵权,宫里还有一个南宫太后在,九皇子对于萧临渊的皇位总是一个潜在的威胁,所以得拔除掉。】

【而最有可能下毒的人一定就藏在剩余几l个皇子之中。息帝无法查出真凶,那就干脆全杀了,反正他的这些兄弟也个个都不安分,早点搞死也能避免很多麻烦。】

【可能息帝当时也是怕了吧?你想啊,真凶不明,要是在他之后,如果萧临渊再出了事,那大宸真的就无以为继了!】

【世人谈起萧怀总觉得他是个品行温和、好说话的翩翩君子,但别忘了,君子不是傻子,坐上皇位就得干一个皇帝该干的事儿!】古古义正言辞,字字铿锵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